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人工智能、地缘政治和气候变化风险重塑信用评级业务

9月12日,亚洲信用评级业北京峰会由亚洲信用评级协会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本届峰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与全球变革重塑信用评级。”

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在致辞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级,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金融市场也经历了剧烈波动。这些复杂且多变的因素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路径,也对信用评级行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信用评级行业必须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其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人工智能、地缘政治和气候变化风险重塑信用评级业务-第1张-综合新闻-河道工程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宏 摄

亚洲信用评级协会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组织,此次大会邀请了来自亚洲14个国家的25家评级机构代表。希望通过此次峰会,加强亚洲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交流,推动亚洲信用评级的国际化进程。

评级机构仍然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人工智能,地缘政治,以及气候变化风险将如何重塑信用评级业务?评级机构应该如何做出改变?

闫衍表示,从当前的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是重塑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将视角稍微放远一些,实际上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讨论的并非重塑,而是“替代”的问题。

在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意识到了评级机构存在的缺陷以及市场对它们的不信任。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声音,其中一种声音质疑评级机构是否能够被替代。在金融危机期间,评级机构的表现确实令投资者感到失望,因此,替代问题在过去几年成为评级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但是,在市场透明度和信息完善性方面,评级机构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组合的管理以及投资基准仍然需要一个统一的评级标准。监管机构仍然依赖评级机构,相关的制度安排、标准和要求也仍然需要依赖评级机构。

虽然在当前的讨论中,我们关注的是重塑的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仍然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人工智能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的科技型金融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评级机构从事的工作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并且在技术上可能领先传统的评级机构。这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来,我们的评级工作是否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这是当前我们可能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

从历史上看,金融危机期间我们面临的是信任危机,而在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所谓的技术危机

逆全球化将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和企业价值链的变化

对于如何重塑信用评级体系,闫衍认为,在当前的全球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要求我们对评级逻辑进行重构

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以英国为引领的第一轮全球化,以及二战后美国引领的全球化。在这第二轮全球化中,金融全球化得到了显著发展,为评级行业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从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的转变,逆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在各国将安全视为重要因素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衡量安全因素,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和企业价值链的变化,这些都可能影响我们基于地缘政治安全的考量。因此,我们需要在评级中考虑这些逆全球化因素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此外,金融制裁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交易,这使得地缘政治冲突必须被纳入评级考量因素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考量评级框架,在地缘冲突的背景下重新塑造评级逻辑。

如果不被技术取代,回归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会涉及提升效率、提升预测准确性的问题。例如,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评级报告自动化生产,通过利用大模型和大数据不断训练评级模型,我们可以提升模型的准确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也可能在重塑我们的评级体系。

短期风险的快速响应和评估应纳入气候变化风险的考量

谈及风险因素,闫衍表示,当前的风险更多地表现为突发性风险,如何预测这类风险以及如何在评级调整的及时性上体现,构成了一个重大挑战。随着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提升,我们可能会利用更多的气象信息来预测气候变化对短期冲击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将带来更多的风险,包括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

转型风险可能涉及多个行业,尤其是那些高碳排放的行业,如煤炭、钢铁和建材行业等,可能面临转型的挑战。这些转型风险属于长期风险,我们在评级信用风险的量化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物理风险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当前或短期内的冲击。例如,近期台风“摩羯”造成了超过600亿元的损失,这种短期冲击可以迅速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和风力发电设施遭到了破坏,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在信用风险评估中予以考虑。

因此,评级机构需要在评级模型中纳入对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风险的考量,以确保评级结果能够及时反映这些风险对信用状况的影响。这不仅包括对长期转型风险的评估,也包括对短期物理风险的快速响应和评估。

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量化这些因素,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评级的效率和准确性,这是评级行业在当前和未来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ESG需纳入信用评级体系成为行业公示,但不同国家的监管结构存在差异。例如,美国尚未参与COP29的谈判。鉴于全球范围内监管架构的多样性,如何在信用评级的国际化进程中,确立一套相对统一的标准,将ESG和气候因素整合进评级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