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科学家35岁焦虑:既要给机会 也要讲公正

“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提出 “应当尤其重视从青年科学家中选拔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这是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上,科学家们讨论的议题之一。9月28日,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及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这一跨学科交流盛会开幕。韩启德、窦贤康、潘建伟、施一公、姚期智、沈向洋、Brian Kobilka、谢晓亮等知名科学家,新基石研究员、“科学探索奖”获奖人、青年科学家以及各界代表约500人参会,共议科学前沿和科技人才培养等热门话题。

破题科学家35岁焦虑:既要给机会 也要讲公正-第1张-综合信息-河道工程网

“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科学的遴选”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发表了基于两年多调研而沉淀的报告《关于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几点想法》,并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展开了有关“如何为青年科学家成长创造更好条件”的对话。

韩启德提出,当前我国的科研生态环境,仍然隐含着一些不利于杰出青年科学家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的因素。以“35岁焦虑”问题为例,这固然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锤炼,但同时也暴露出,当前的评价体制、成果归属机制、资源分配体制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对此,韩启德建议,准确定位有组织研究,完善科技战略布局;规定重大科研项目骨干成员中青年科学家所占比例;创造更多让青年科学家展示才华的机会;规范科研成果归属机制,严格规定无实质贡献者不得列入论文作者与获奖成员等,同时,设立专门基金支持青年科学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减轻青年科学家非科研负担等。

当前阻碍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韩启德也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窦贤康、潘建伟、施一公。

在潘建伟看来,因素二。第一,拿到经费的年轻人“思路散了”,“着急发展更多方向”。第二,居上位的年长科学家未能放心让贤于表现优异的后辈,“奥本海默领导曼哈顿工程的时候39岁。”

施一公以亲身经历提出,“青年科学家最大的纠结是科研经费的获取、科技评价体系以及自己学术方向的确立这三者之间的矛盾。”

他谈到,在普林斯顿大学早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始终在经费和发文章之间寻求平衡,在既定的评价体系里“成功”的同时,“我是留有很大的遗憾的。”因此在成为高校管理者后,他对年轻科学家时常鼓励:“做你最想做的研究”。

窦贤康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在尽最大努力,“大幅度提高优秀青年基金的额度和数量。我们要在更大范围内给年轻人充分的机会。”

“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学术氛围和土壤。比如松茸,要在云南的森林里长。”潘建伟补充道,“青年人才成长也一定要给他比较好的环境,让他安心、专注地进行研究。”

打造良好的科研文化,培育助力青年成才的科研土壤,离不开健康的评价机制。

“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科学的遴选。”窦贤康说。

两年来,韩启德带领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团队,深度调研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和评审,总结认为,以“科学探索奖”为代表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不断提升高水平同行评议的效率和公平,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为相应机制的优化提供借鉴。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负责运营。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截至2024年,“科学探索奖”已累计资助297位青年科学家。

除了机制设置层面的经验以外,韩启德还指出评审文化对于奖项在识别和选拔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我们探索奖和新基石能够评得好?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高水平、负责任的评审者,并且给予充分的信任,这个经验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韩启德说。

格局与体会:大科学家的视野给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启示

在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环节,四位知名科学家,或分享领域的前沿观点和思考,或分享个人经历与科研体悟,为在场的中青年科学家带来启发。

“人工智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前途。”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以《人工智能的科学视角》为题进行了分享。姚期智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也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唯一华裔计算机科学家。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科学未来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从弱智能走向通用智能,二是为学科间的交叉赋能,如具身智能、AI仿生、AI+量子等新技术、新应用将大量涌现。拿具身智能来说,机器人可以因此不依靠提前建模、编程,纯靠自学稳定行走。

姚期智介绍的多项最新成果,来自其所领导的清华大学青年科学家团队。

“这5年的变化非常大。”姚期智在演讲结尾说,我们引进人才,也培养人才,尤其在本土产生的人才,他们遍布到中国各个高校,“就像种子一样,经过5年、10年,中国的一流高校也能够产生和世界AI高地一样的人才。”与之异曲同工,“腾讯支持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探索奖,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使得中国的一流人才聚集起来、凸显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划时代的贡献。”

“大模型会重构千行百业。”

另一位人工智能方面的大科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大模型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他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带来新的技术融合和产业跃迁,但其发展还要跨过算力、数据等门槛,其技术路径也要经历从各模态独立发展,到多模融合,再到联接真实物理世界的过程。从其对产业的影响来看,个人大模型、云、端的设备相结合,在未来将产生特别的意义。

沈向洋曾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负责该公司整体人工智能策略、研究及发展工作,并领导全球享有盛名的微软研究院。

主旨分享的另外两位学者都是创新方面的先锋人物,他们以不同的科研之路讲述,鼓励青年学者信念坚定,积极进取。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Brian Kobilka在视频演讲《我的科研之路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医师科学家的职业道路。Kobilka透露,在其科研职业生涯早期,每个月要拿出1-2个周末做兼职养家,但生活的琐碎没有消磨他科研的斗志,历时17年时间解析出第一个由激素激活的GPCR结构,这也成为他获得诺奖的重要成果之一。Kobilka的研究成果不仅革新了结构生物学领域,更为新药开发提供了革命性的视角。

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以《现在,创新能力是你唯一的天花板》为题,言之恳切地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

谢晓亮是国际著名生物物理化学家,同时也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谢晓亮团队发明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已使超过7000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传递。他全职回国后,选择了“人类基因组的转录因子调控”这个很有挑战的问题,“不断进取”。

谢晓亮曾在哈佛大学任教,他在那里的实验室天花板上,布满了签名,那是实验室前任主人、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化学家Dudley Herschbach的学生们在取得科研突破时留下的签名。

“置身其中,这种探索科学极致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和我的学生们。”谢晓亮说。他对在场的新基石研究员、探索奖获奖人说:“从现在开始,你不再困于经费,创新能力是你唯一的天花板。”他希望新基石研究员能为年轻人做好表率,扶持年轻人,让科学探索的文化代代传承。

长期陪伴科学共同体生长,更好地连接科学与社会

9月28日下午,本届论坛的全体会议以“从原始创新到未来技术”为主题,9位获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不同领域科学家做了学术报告,分享了自己近期的工作:从时间前沿的宇宙触角到对冰融化的全新认识,从统计物理对渗流的深入理解到男性生殖健康调控,从肺炎病因新认识和诊疗新进展到机构超材料,从立体微纳结构组装方法到具身智能再到安全环保的最新储能技术……他们的探索和突破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或有力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充分体现出新基石科学基金会鼓励原创的基础科研资助定位。

今年,通过“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两个项目,获得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科学家已超过360 人,他们代表着中国原始创新最活跃的力量。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是由腾讯公司发起,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独立运营的公益性科学基金会。除设立基础科研资助项目外,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还运营组织系列学术交流平台,包括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新基石科学会议、50²科学研讨会(Xplorer Symposia)等,鼓励自由探索的学术文化,探索建立国际化、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机制。

在链接前沿科学资源的同时,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也关注传播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9月28日上午,基金会联合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发展)黄秀娟,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俞书宏等三位新基石研究员,来到福田中学,向高中生们讲述在天文、材料、医学领域,科学的远方发生着怎样的精彩突破,他们理解的科学意义和乐趣,以及什么样的人最适合从事科学研究这份工作。活动吸引了深圳74所普高的879名优秀高中生报名参会,将近60%的深圳市高中学校参加了活动,还有部分来自香港、惠州、东莞等周边地区的同学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腾讯公司党委书记、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未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要更好地连接科学与社会,把宝贵的社会资源,用于支持最有活力的科学家,同时让最优秀的大脑,能够专注解决最有挑战性的人类难题。求真的科学精神,与向善的社会公益,很好地结合,相信会开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至美之花。”

破题科学家35岁焦虑:既要给机会 也要讲公正-第2张-综合信息-河道工程网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